vue2基础
一、Vue 核心
1. MVVM 模型
(1). M:模型(Model)
对应于 data 中的数据
(2). V:视图(View)
对应于 vue 模板
<div id="demo">
<h1>Hello,{{name}},{{address}}</h1>
</div>
(3). VM:视图模型(ViewModel)
对应于 Vue 实例对象
new Vue({
el: '#demo', //el用于指定当前Vue实例为哪个容器服务,值通常为css选择器字符串。
data: {
//data中用于存储数据,数据供el所指定的容器去使用,值我们暂时先写成一个对象。
name: 'atguigu',
address: '北京',
},
});
(4). 初识 Vue
想让 Vue 工作,就必须创建一个 Vue 实例 ,且要传入一个配置对象;
root 容器里的代码依然符合 html 规范,只不过混入了一些特殊的 Vue 语法;
root 容器里的代码被称为 Vue 模板 ;
Vue 实例和容器是一一对应的;
真实开发中只有一个 Vue 实例,并且会配合着组件一起使用;
{ { xxx } }
中的 xxx 要写 js 表达式,且 xxx 可以自动读取到 data 中的所有属性;一旦 data 中的数据发生改变,那么页面中用到该数据的地方也会自动更新;同时模板也会重新解析。
2. vue 模板写法
(1). 插值语法
用于解析标签体内容,{ { xxx } }
,xxx 是 js 表达式,且可以直接读取到 data 中的所有属性。
原理拓展
vue 编译时会根据正则分割出括号中的内容作为表达式
input:"我叫{{name}},我今年{{age}}岁了" output:res = { expression:"我叫"+_s(name)+",我今年"+_s(age)+"岁了", tokens:[ "我叫", {'@binding': name }, ",我今年" {'@binding': age }, "岁了" ] } // 以AST树的格式存在父节点的chilren数组中 child = { type: 2, expression: res.expression, tokens: res.tokens, text, };
- 其中
_s
指的是toString
函数,用来获取表达式的值并转为字符串格式- 文本中的多个空格会被合并为一个单空格
在 生成代码 阶段调用
genText
生成如下代码:`_v(${ text.type === 2 ? text.expression // no need for () because already wrapped in _s() : transformSpecialNewlines(JSON.stringify(text.text)) })`;
(2). 指令语法
用于解析标签(包括:标签属性、标签体内容、绑定事件.....),举例:v-bind:href="xxx"
或简写为 :href="xxx"
,xxx 同样要写 js 表达式,且可以直接读取到 data 中的所有属性。
Vue 中有很多的指令,且形式都是:v-???
,包括后面提到的v-model、v-on
,此处我们只是拿v-bind
举例。
原理拓展
vue 编译时会根据正则从不同的捕获分组中获得 标签名 、属性信息 、 开始结束索引
模板
<div v-bind:class="{ active: isActive, error: isError }" @click="handleClick">Click me</div>
提取信息
在解析 开始标签 时,提取标签中的属性:
// match { tagName: 'div', // 标签名 attrs: [ { name: 'v-bind:class', // 属性名 value: "{'active': isActive, 'error': isError}", // 属性值 start: 5, // 属性在模板中的起始位置 end: 38, // 属性在模板中的结束位置 unary: false, // 是否是一元属性(没有值) startTagEnd: 39 // 标签起始部分的结束位置 }, { name: '@click', // 属性名 value: 'handleClick', // 属性值 start: 40, // 属性在模板中的起始位置 end: 57, // 属性在模板中的结束位置 unary: true, // 是一元属性(没有值) startTagEnd: 58 // 标签起始部分的结束位置 } ], start: 0, // 标签在模板中的起始位置 end: 61, // 标签在模板中的结束位置 unarySlash: '' // 是否是自闭合标签的斜杠(在这个例子中,不是自闭合标签) }
- vue 会根据上述信息调用
start
钩子函数生成对应的 AST 节点 (模板解析)
- 先使用
tagName、attrs
生成 AST 后再从attrs
中解析信息在解析 闭合标签或者自闭合标签 时会调用
end
钩子函数处理 AST 节点,其中按照prop
修饰符将attrs
分为:el.prop
和el.attrs
,分别对应$prop
和$attrs
(模板解析)if ( (modifiers && modifiers.prop) || (!el.component && platformMustUseProp(el.tag, el.attrsMap.type, name)) ) { addProp(el, name, value, list[i], isDynamic); // el.prop } else { addAttr(el, name, value, list[i], isDynamic); //el.attrs }
当生成
render
函数时,根据上述信息生成代码:(代码生成)// attributes if (el.attrs) { // attrs:{name:value,...} 此时的value是一个具体的值或者表达式 data += `attrs:${genProps(el.attrs)},`; } // DOM props if (el.props) { data += `domProps:${genProps(el.props)},`; }
3. 数据绑定
原理拓展
首先在组件实例化时将定义的 data 中的数据按照如下方式初始化:
let data = vm.$options.data; data = vm._data = typeof data === "function" ? getData(data, vm) : data || {}; ...... proxy(vm, `_data`, key);
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
vm.xxx
来访问我们定义的数据,而 vue 中将template
编译为render
函数并挂载到组件实例的$options
中,其中render
函数使用了如下方式进行包裹:with(this){return ${code}}
此时的
this
为组件实例,所以在模板中使用的未知变量名会按照作用域访问到this
( 组件实例 )的属性和方法,即我们自定义的data
。
(1).单向绑定(v-bind)
数据只能从data
流向页面。
(2).双向绑定(v-model)
数据不仅能从 data 流向页面,还可以从页面流向 data。
v-model:value
可以简写为v-model
,因为 v-model 默认收集的就是 value 值。
<!-- 这里的name指的是变量而不是简单的字符串 -->
单向数据绑定:
<input type="text" :value="name" />
<br />
双向数据绑定:
<input type="text" v-model="name" />
<br />
new Vue({
el: '#root',
data: {
name: 'World',
},
});
双向绑定一般都应用在 表单类 元素上(如:input、select
等)
v-model
的三个修饰符:
lazy
:失去焦点再收集数据- 如果设置了
lazy
修饰符,会将input
事件改成change
事件。
- 如果设置了
number
:输入字符串转为有效的数字(默认收集的 value 值为字符串格式)- 配合
type="number"
进行使用
- 配合
trim
:输入首尾空格过滤
(3).收集表单数据
若:
<input type="text"/>
,则v-model
收集的是 value 值,用户输入的就是 value 值。若:
<input type="radio"/>
,则v-model
收集的是 value 值,且要给标签配置 value 值。性别: 男 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sex" v-model="userInfo.sex" value="male" /> 女 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sex" v-model="userInfo.sex" value="female" /> <br /> <br />
若:
<input type="checkbox"/>
- 没有配置
input
的 value 属性,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
(勾选 or 未勾选,是布尔值) - 配置了
input
的 value 属性:v-model
的初始值是非数组,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
(勾选 or 未勾选,是布尔值)v-model
的初始值是数组,那么收集的的就是 value 组成的数组
- 没有配置
爱好: 学习
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hobby" value="study" />
打游戏
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hobby" value="game" />
吃饭
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hobby" value="eat" />
<br />
<br />
原理拓展
vue 在解析普通标签上的
v-model
时,会按照普通的指令进行处理,生成如下render
中的数据:directives: [ { name: "model", rawName: "v-model", value: test, expression: "test" } ],
同时还会添加一个额外的事件(
input | change
)const event = lazy ? 'change': type === 'range'? RANGE_TOKEN: 'input addHandler(el, event, code, null, true)
最后在
patch
阶段会调用v-model
指令的inserted
钩子函数,添加如下事件:el.addEventListener('compositionstart', onCompositionStart); el.addEventListener('compositionend', onCompositionEnd); el.addEventListener('change', onCompositionEnd); function onCompositionStart(e) { e.target.composing = true; } function onCompositionEnd(e) { if (!e.target.composing) return; e.target.composing = false; trigger(e.target, 'input'); } function trigger(el, type) { const e = document.createEvent('HTMLEvents'); // 初始化,事件类型,是否冒泡,是否阻止浏览器的默认行为 e.initEvent(type, true, true); el.dispatchEvent(e); }
当 el 对应 dom 元素的内容发生变化时,触发
input
事件,为绑定的变量赋予新的值。
(4). 父子间通信
v-model
是 vue 中的一个语法糖,它负责监听用户的输入事件以更新数据。
v-model
在内部使用不同的属性为不同的输入元素抛出不同的事件:
text
和textarea
使用value
属性和input
事件;checkbox
和radio
使用checked
属性和change
事件;select
字段将value
作为prop
并将change
作为事件
基于上述原理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方式实现父子间的通信:
- 子组件设
value
为props
属性,并且不主动改变value
值 - 子组件通过
this.$emit('input', 'updateValue')
将updateValue
值传给父组件 - 父组件通过
v-model="localValue"
绑定一个本地变量,即可实现子组件value
值与父组件updateValue
值同步更新
实际上,这个过程首先是子组件通过 $emit('input')
更新父组件的本地变量,然后子组件中的 value
属性通过 props
得以更新。
<!-- 父组件 -->
<HelloWorld v-model="msg"></HelloWorld>
<!-- 子组件 -->
props: { value: String, },
<input type="text" :value="value" @input="$emit('input', $event.target.value)" />
原理拓展
组件上的
v-model
和表单上的完全不同,组件上没有添加directives
数组,但是多了一个model
属性// genComponentModel el.model = { value: `(${value})`, expression: JSON.stringify(value), callback: `function (${baseValueExpression}) {${assignment}}`, };
生成代码时生成如下的字符串:
// data data += `model: {value:${el.model.value},callback:${el.model.callback},expression:${el.model.expression}},`;
执行
render
函数时,会调用createComponent
去创建组件 VNode,将其中的v-model
指令转换为对应的 属性和事件绑定export function createComponent( Ctor: Class<Component> | Function | Object | void, data: ?VNodeData, context: Component, children: ?Array<VNode>, tag?: string ): VNode | Array<VNode> | void { // ... if (isDef(data.model)) { transformModel(Ctor.options, data); } // ... const vnode = new VNode( `vue-component-${Ctor.cid}${name ? `-${name}` : ''}`, data, undefined, undefined, undefined, context, { Ctor, propsData, listeners, tag, children }, asyncFactory ); return vnode; } function transformModel(options, data: any) { const prop = (options.model && options.model.prop) || 'value'; const event = (options.model && options.model.event) || 'input'; (data.attrs || (data.attrs = {}))[prop] = data.model.value; // 添加prop:value const on = data.on || (data.on = {}); const existing = on[event]; const callback = data.model.callback; if (isDef(existing)) { if (Array.isArray(existing) ? existing.indexOf(callback) === -1 : existing !== callback) { on[event] = [callback].concat(existing); } } else { on[event] = callback; // 添加input:callback } }
v-model
用于组件间通信时默认传递的事件为input
、传递的属性为value
除了上面 v-model
的方法,其实还可以通过 sync
来实现。同样也是处理“监听”和“触发”就行
<!-- 父组件 -->
<HelloWorld :msg.sync="msg"></HelloWorld>
<!-- 子组件 -->
props: { msg: String, },
<input type="text" :value="msg" @input="$emit('update:msg', $event.target.value)" />
原理拓展
vue 在解析到动态绑定后面的
.sync
修饰符时,会为当前节点添加自定义事件和回调addHandler( el, `update:${camelize(name)}`, //事件名 syncGen, //事件值 null, //修饰符 false, //important warn, list[i] );
其中
syncGen
为事件回调,包含以下两种:// :msg.sync="msg" msg = $event; //:name.sync="user.name" $set(user, name, $event);
默认的自定义事件名称为:
update:name(小驼峰形式)
4. el 与 data 的两种写法
(1).el 的 2 种写法
new Vue
时候配置 el 属性。先创建 Vue 实例,随后再通过
vm.$mount('#root')
指定 el 的值。
当在 options 中配置了 el,则会自动调用
$mount
if (vm.$options.el) { vm.$mount(vm.$options.el); }
(2).data 的 2 种写法
对象式
data: {
name: 'World';
}
函数式
data(){
console.log('@@@',this) //此处的this是Vue实例对象
return{
name:'World'
}
}
如何选择:目前哪种写法都可以,以后学习到组件时,data 必须使用函数式,否则会报错。
函数式实例化时返回的是相同数据的不同对象,可以保证组件重复挂载时内部数据的独立
(3).重要原则
由 Vue 管理的函数,一定不要写箭头函数,一旦写了箭头函数,this 就不再是 Vue 实例了。
5. 数据代理
(1).Object.defineProperty 方法
Object.defineProperty(obj,property,descriptor)
let number = 18;
let person = {
name: '张三',
sex: '男',
};
Object.defineProperty(person, 'age', {
// value:18,
// enumerable:true, //控制属性是否可以枚举,默认值是false
// writable:true, //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修改,默认值是false
// configurable:true //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删除,默认值是false
//当有人读取person的age属性时,get函数(getter)就会被调用,且返回值就是age的值
get() {
console.log('有人读取age属性了');
return number;
},
//当有人修改person的age属性时,set函数(setter)就会被调用,且会收到修改的具体值
set(value) {
console.log('有人修改了age属性,且值是', value);
number = value;
},
});
getter
和setter
用来拦截对应属性的存取行为
(2).数据代理
通过一个对象代理对另一个对象中属性的操作(读/写)
let obj = { x: 100 };
let obj2 = { y: 200 };
Object.defineProperty(obj2, 'x', {
get() {
return obj.x;
},
set(value) {
obj.x = value;
},
});
(3).Vue 中的数据代理
通过 vm 对象来代理 data 对象中属性的操作(读/写),可以更加方便的操作 data 中的数据
通过
Object.defineProperty()
把 data 对象中所有属性添加到 vm 上。为每一个添加到 vm 上的属性,都指定一个
getter/setter
,在getter/setter
内部去操作(读/写)_data
中对应的属性。目的:为了编码的方便,不用重复的
_data.name
上述指的是第二个白色箭头,至于黄色箭头所指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部分:
数据劫持,添加响应式
observe(data, true /* asRootData */);
vm._data = typeof data === 'function' ? getData(data, vm) : data || {};
6. 事件处理
(1).绑定事件
使用v-on:xxx
或 @xxx
(常用)绑定事件,其中 xxx 是事件名;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
对象中,最终会出现在 vm 上。
原理拓展
AST 节点上 - 模板解析阶段
在闭合标签时会处理标签属性,按照
native
修饰符将event
分为:el.nativeEvents
和el.events
,在其中挂载事件回调。if (onRE.test(name)) { name = name.replace(onRE, ''); //去掉v-on: isDynamic = dynamicArgRE.test(name); if (isDynamic) { name = name.slice(1, -1); //去掉[] } addHandler(el, name, value, modifiers, false, warn, list[i], isDynamic); // 添加事件 } // addHandler中 const newHandler = rangeSetItem({ value: value.trim(), dynamic }, range); // {value,dynamic,start,end} events[name] = newHandler;
代码生成阶段
if (el.events) { data += `${genHandlers(el.events, false)},`; } if (el.nativeEvents) { data += `${genHandlers(el.nativeEvents, true)},`; }
genHandlers
生成的代码如下:const events = { click: { // native value: 'handleClick($event)', modifiers: {}, dynamic: false }, input: { value: 'handleInput', modifiers: {}, dynamic: true } }; // result "nativeOn:{`click:function($event){return handleClick($event)`}, "on:_d({},[{`input,function($event){return handleInput($event)}}`}])
patch 阶段
在 patch 过程中,会触发
create
和update
钩子函数,执行updateDOMListeners
函数
updateListeners(on,oldOn,add,remove,createOnceHandler,vm)
出现过两次,一次在这里,另外一次则出现在子组件初始化事件中,只不过传入的add、remove
不同。原生事件原理
有两种原生事件,一种是普通标签上的事件、另一种是组件标签上有
.native
修饰符的原生事件,这两种的逻辑相同都是通过addEventListener
绑定给真实元素的。自定义事件原理
Vue 实例上有一个
_events
属性,当创建组件实例时,将自定义事件通过$on
添加到_events
属性中。当通过$emit
触发事件时,从_events
属性上查找事件名对应的回调。
$on
、$emit
是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,维护一个事件中心,$on
的时候将事件按名称存在事件中心(vm._events
)里,称之为订阅者,然后$emit
将对应的事件进行发布,去执行事件中心里的对应的回调
警告
注意 methods 中配置的函数,不要用箭头函数!否则 this 就不是 vm 了。
methods 中配置的函数,都是被 Vue 所管理的函数,this 的指向是 组件实例对象
@click="demo"
和 @click="demo($event)"
效果一致,但后者可以传参;
<button @click="showInfo2($event,66)">点我提示信息2(传参)</button>
绑定事件的时候:@xxx="yyy"
yyy 可以写一些简单的语句
原理拓展
当事件值为方法路径或者函数表达式,直接返回对应的值;而当其为函数调用的形式时,则返回如下:
function($event){ return showInfo2($event,66) }
(2).事件修饰符
修饰符 | 作用 |
---|---|
stop | 阻止事件冒泡(常用) |
prevent | 阻止默认事件(常用) |
self | 只有 event.target 是当前操作的元素时才触发事件 |
once | 事件只触发一次(常用) |
capture | 使用事件的捕获模式 |
passive | 事件的默认行为立即执行,无需等待事件回调执行完毕 |
用法:
<!-- 阻止默认事件(常用) -->
<a href="http://www.atguigu.com" @click.prevent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a>
- 阻止链接的默认跳转
<!-- 阻止事件冒泡(常用) -->
<div class="demo1" @click="showInfo">
<button @click.stop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button>
<!-- <a href="http://www.atguigu.com" @click.prevent.stop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a> -->
</div>
- stop 修饰符加给内层事件
- 修饰符可以连续写(按照写的先后顺序依次触发事件)
<!-- 事件只触发一次(常用) -->
<button @click.once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button>
(3).键盘事件
按键 | 别名 |
---|---|
回车 | enter |
删除 | delete(捕获“删除”和“退格”键) |
退出 | esc |
空格 | space |
换行 | tab(特殊,必须配合 keydown 去使用) |
上 | up |
下 | down |
左 | left |
右 | right |
Vue 未提供别名的按键,可以使用按键原始的 key 值(名字)去绑定,但注意要转为 kebab-case(短横线命名)
eg:
caps-lock
系统修饰键(用法特殊):
ctrl、alt、shift、meta
- 配合
keyup
使用:按下修饰键的同时,再按下其他键,随后释放其他键,事件才被触发 - 配合
keydown
使用:正常触发事件
- 配合
也可以使用 keyCode 去指定具体的按键(不推荐)
Vue.config.keyCodes.自定义键名 = 键码
,可以去定制按键别名
原理拓展
`function($event){${code}${handlerCode}}`; // code // 1. 条件处理: if()return null; if ('keyCode' in $event && $event.keyCode !== 17 && $event.keyCode !== 16) return null; // 2. 默认表达式 $event.stopPropagation(); // stop $event.preventDefault(); // prevent // handlerCode const handlerCode = isMethodPath ? `return ${handler.value}($event)` : isFunctionExpression ? `return (${handler.value})($event)` : isFunctionInvocation ? `return ${handler.value}` : handler.value;
7. 计算属性
(1).定义
要使用的属性不存在,要通过已有属性计算得来。
(2).原理
底层借助了Objcet.defineproperty
方法提供的getter
和setter
。
(3).优势
与methods
实现相比,内部有 缓存机制(复用) ,效率更高,调试方便;
与插值直接实现相比,更加直观,不用在模板中添加过多代码。
(4).计算属性中 get 函数什么时候执行?
- 初次读取时会执行一次,然后被缓存起来
- 当依赖的数据发生改变时会被再次调用
(5).使用
- 计算属性最终会出现在 vm 上,直接读取使用即可,在模板中使用时直接使用计算属性名,不可以加括号。
//完整写法
computed:{
fullName:{
get(){
// console.log(this) //此处的this是vm
return this.firstName + '-' + this.lastName
},
set(value){
const arr = value.split('-')
this.firstName = arr[0]
this.lastName = arr[1]
}
}
}
//简写(一般写法)
computed:{
fullName(){
return this.firstName + '-' + this.lastName
}
}
如果计算属性要被修改,那必须写
set
函数去响应修改,且set
中要引起计算时依赖的数据发生改变。如果计算属性不被修改,即只需要
get
函数时,可以使用上述 简写写法
8. 侦听(监视)属性
当被监视的属性变化时, 回调函数自动调用, 进行相关操作;同时,监视的属性必须存在,才能进行监视!!
(1).侦听的不同配置项
watch:{
isHot:{
immediate:true,
deep:true,
handler(newValue,oldValue){
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newValue,oldValue)
}
},
}
handler
:监听属性的回调函数immediate
:初始化时让handler
自调用一下deep
:开启 深度监视
(2).深度监视
Vue 中的 watch 默认不监测对象内部值的改变(一层)。
配置
deep:true
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改变(多层)。data 配置项
data:{ numbers:{ a:1, b:1, c:{ d:{ e:100 } } } }
监听配置项
watch:{ //监视多级结构中某个属性的变化 'numbers.a':{ handler(){ console.log('a被改变了') } } //监视多级结构中所有属性的变化 numbers:{ deep:true, handler(){ console.log('numbers改变了') } } }
(3).两种不同写法与简写形式
第一种写法
//正常写法 watch:{ isHot:{ immediate:true, deep:true, handler(newValue,oldValue){ 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newValue,oldValue) } } }
- 当
watch
中不需要除了handler
以外的配置项时,可以使用如下的简写形式
//简写 watch:{ isHot(newValue,oldValue){ 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newValue,oldValue,this) } }
- 当
第二种写法
//正常写法 vm.$watch('isHot', { immediate: true, deep: true, handler(newValue, oldValue) { 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 newValue, oldValue); }, });
- 可简写的情况同上,简写形式如下
//简写 vm.$watch('isHot', (newValue, oldValue) => { 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 newValue, oldValue, this); });
9. computed 和 watch 之间的区别
关于源码层面的区别参考computed-和-watch-的区别
(1).区别
computed
能完成的功能,watch
都可以完成,但是较为繁琐(因为需要对计算属性依赖的每个属性都进行监听和处理),此时优先计算属性。watch
能完成的功能,computed
不一定能完成,例如:watch 可以进行异步操作
(2).两个重要的原则
目的:不改变 this 的指向
所被 Vue 管理的函数,最好写成普通函数,这样 this 的指向才是 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。
所有不被 Vue 所管理的函数(定时器的回调函数、ajax 的回调函数等、Promise 的回调函数),最好写成箭头函数,这样 this 的指向才是 vm 或组件实例对象。
10. 绑定样式
(1).class 样式
:class="xxx"
,xxx 可以是 字符串、对象、数组 。
字符串写法适用于:类名不确定,要动态获取。
<div class="basic" :class="mood" @click="changeMood">{{name}}</div>
<br />
<br />
- 在 data 中动态配置
mood
的值
对象写法适用于:要绑定多个样式,个数不确定,名字也不确定。
<div class="basic" :class="classObj">{{name}}</div>
data 配置
classObj:{
style1:false,
style2:false,
}
- 只有对象属性的值为
true
时,才会加载此样式
数组写法适用于:要绑定多个样式,个数确定,名字也确定,但不确定用不用。
<div class="basic" :class="classArr">{{name}}</div>
data 配置
classArr:['sty1','sty2','sty3'],
(2).style 样式
:style="{fontSize: xxx}"
,其中 xxx 是动态值。
:style="[a,b]"
,其中 a、b 是样式对象。
11. 条件渲染
(1).v-if
- 写法:
v-if="表达式"
v-else-if="表达式"
v-else="表达式"
- 适用于:切换频率较低的场景。
- 特点:不展示的 DOM 元素直接被 移除 。
- 注意:
v-if
可以和v-else-if、v-else
一起使用,但要求结构不能被“打断”。
原理拓展
vue 解析模板属性时会解析出
v-if
的值,在 AST 节点上添加如下属性(模板解析阶段)el.if = exp el.ifConditions = [ { exp: exp, block: el, }, ... ] el.else = true el.elseif = true
代码生成阶段
if (el.if && !el.ifProcessed) { return genIf(el, state); }
genIf
生成的代码如下conditions = [ { exp: 'isShow', block: { tag: 'div', attrs: { class: 'show', }, }, }, { exp: '!isShow', block: { tag: 'div', attrs: { class: 'hide', }, }, }, ]; // result ("(isShow)?_c('div',{staticClass:'show'}):((!isShow)?_c('div',{staticClass:'hide'}):_e())");
(2).v-show
- 写法:
v-show="表达式"
- 适用于:切换频率较高的场景。
- 特点:不展示的 DOM 元素未被移除,仅仅是使用样式 隐藏 掉
(3).注意
使用v-if
的时,元素可能无法获取到,而使用v-show
一定可以获取到。
12. 列表渲染
(1).基本使用
v-for
指令
用于展示列表数据
语法:
v-for="(item, index) in xxx" :key="yyy"
可遍历(xxx 的类型):数组、对象、字符串(用的很少)、指定次数(用的很少)
<h2>人员列表</h2>
<ul>
<li v-for="(p,index) of persons" :key="index">{{p.name}}-{{p.age}}</li>
</ul>
原理拓展
vue 解析模板属性时会解析出
v-for
的值,在 AST 节点上添加如下属性(模板解析阶段)// input input: '(item,index) in arr' // output output: {for: 'arr', alias: 'item', iterator1: 'index'} el.for = 'arr' el.alias = 'item' el.iterator1 = 'index'
代码生成阶段
if (el.for && !el.forProcessed) { return genFor(el, state); }
genFor
生成的代码如下// template <div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.id">{{ item.name }}</div> // result `_l((items), function(item) { return _c('div', { key: item.id }, [_v(_s(item.name))]); })`
其中
_l
表示renderList
,返回一个 vnode 数组
(2).列表过滤
Array.filter(function(element, index, array)
- element 数组中当前正在处理的元素
- index 正在处理的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
- array 调用了
filter
的数组本身
<div id="root">
<h2>人员列表</h2>
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请输入名字" v-model="keyWord" />
<ul>
<li v-for="(p,index) of filPerons" :key="index">{{p.name}}-{{p.age}}-{{p.sex}}</li>
</ul>
</div>
new Vue({
el: '#root',
data: {
keyWord: '',
persons: [
{ id: '001', name: '马冬梅', age: 19, sex: '女' },
{ id: '002', name: '周冬雨', age: 20, sex: '女' },
{ id: '003', name: '周杰伦', age: 21, sex: '男' },
{ id: '004', name: '温兆伦', age: 22, sex: '男' },
],
},
computed: {
filPerons() {
return this.persons.filter((p) => {
return p.name.indexOf(this.keyWord) !== -1;
});
},
},
});
效果演示
(3).key 的原理
虚拟 DOM 中 key 的作用:
- key 是虚拟 DOM 对象的标识,当数据发生变化时 ,Vue 会根据 新数据 生成 【新的虚拟 DOM】 , 随后 Vue 进行 【新虚拟 DOM】 与 【旧虚拟 DOM】 的差异 比较 ,比较规则如下:
对比规则:
旧虚拟 DOM 中找到了与新虚拟 DOM 相同 的 key:
①.若虚拟 DOM 中内容没变, 直接使用之前的真实 DOM( 复用 )
②.若虚拟 DOM 中内容变了, 则生成 新的真实 DOM ,随后替换掉页面中之前的真实 DOM。
旧虚拟 DOM 中 未找到 与新虚拟 DOM 相同的 key,则创建 新的真实 DOM ,随后渲染到到页面。
用
index
作为 key 可能会引发的问题:- 若对数据进行:逆序添加、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:会产生没有必要的真实 DOM 更新 ==> 界面效果没问题, 但效率低。
- 如果结构中还包含输入类的 DOM:会产生错误 DOM 更新 ==> 界面有问题。
开发中如何选择 key:
- 最好使用每条数据的唯一标识作为 key, 比如 id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学号等唯一值。
- 如果不存在对数据的逆序添加、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,仅用于渲染列表用于展示,使用 index 作为 key 是没有问题的。
原理拓展
在新旧
vnode.children
之间的patch
时,会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 diffdiff 的第一步就是判断新旧节点是否相同,相同的话则进行两节点间的
patch
操作,而判断是否相同的第一步就是对比两者的key
是否相同,如果不同则直接判定不同。function sameVnode(a, b) { return ( a.key === b.key && ((a.tag === b.tag && a.isComment === b.isComment && isDef(a.data) === isDef(b.data) && sameInputType(a, b)) || (isTrue(a.isAsyncPlaceholder) && a.asyncFactory === b.asyncFactory && isUndef(b.asyncFactory.error))) ); }
(4).列表排序
arr.sort([compareFunction])
用来指定按某种顺序进行排列的函数
computed:{
filPerons(){
const arr = this.persons.filter((p)=>{
return p.name.indexOf(this.keyWord) !== -1
})
//判断一下是否需要排序
if(this.sortType){
arr.sort((p1,p2)=>{
return this.sortType === 1 ? p2.age-p1.age : p1.age-p2.age
})
}
return arr
}
}
(5).Vue 监视数据的原理
vue 会监视 data 中所有层次的数据。
如何监测对象中的数据?
通过
setter
实现监视,且要在new Vue
时就传入要监测的数据。最简单的模拟实现
let data = {
name: '尚硅谷',
address: '北京',
};
//1. 加工data
function Observer(obj) {
//汇总对象中所有的属性形成一个数组
const keys = Object.keys(obj);
keys.forEach((k) => {
Object.defineProperty(this, k, {
get() {
return obj[k];
},
set(val) {
console.log(`${k}被改了,我要去解析模板,生成虚拟DOM.....我要开始忙了`);
obj[k] = val;
},
});
});
}
//创建一个监视的实例对象,用于监视data中属性的变化
const obs = new Observer(data);
//准备一个vm实例对象
//2. 将data的值赋给_data
let vm = {};
vm._data = data = obs;
对象中后追加的属性,Vue 默认不做响应式处理
如需给后添加的属性做响应式,请使用如下 API:
Vue.set(target,propertyName/index,value) //或 vm.$set(target,propertyName/index,value)
如何监测数组中的数据?
通过包裹数组更新元素的方法实现,本质就是做了两件事:
- 调用原生对应的方法对数组进行更新。
- 重新解析模板,进而更新页面。
在 Vue 修改数组中的某个元素一定要用如下方法:
- 使用这些 API:
push()、pop()、shift()、unshift()、splice()、sort()、reverse()
Vue.set()
或vm.$set()
- 其他方法没有进行包裹实现,更改数据时不会重新解析模板
- 使用这些 API:
注意
特别注意:Vue.set()
和 vm.$set()
不能给 vm 或 vm 的根数据对象(vm._data) 添加属性!!!
13. 过滤器
定义:对要显示的数据进行特定格式化后再显示(适用于一些简单逻辑的处理)。
语法:
注册过滤器
Vue.filter(name,callback)
--全局过滤器(其他组件也可使用)Vue.filter('mySlice', function (value) { return value.slice(0, 4); });
new Vue({filters:{}})
--局部过滤器new Vue({ el: '#root', data: { time: 1621561377603, //时间戳 }, filters: { timeFormater(value, str = 'YYYY年MM月DD日 HH:mm:ss') { return dayjs(value).format(str); }, }, });
使用过滤器
{ { xxx | 过滤器名} }
或v-bind:属性 = "xxx | 过滤器名"
备注:
过滤器也可以接收额外参数、多个过滤器也可以串联
并没有改变原本的数据, 是产生新的对应的数据
过滤器的功能本质上用
computed
或者methods
都可以实现
过滤器的具体原理可以查看过滤器解析器
14. 一些其他的内置指令
(1).v-text
- 作用:向其所在的节点中渲染文本内容。
- 与插值语法的区别:
v-text
会替换掉节点中的内容,{ { xx } }
则不会。
(2).v-html
- 作用:向指定节点中渲染包含 html 结构的内容。
- 与插值语法的区别
v-html
会替换掉节点中所有的内容,{ { xx } }
则不会。v-html
可以识别 html 结构。
危险
v-html
存在安全性问题
- 在网站上动态渲染任意 HTML 是非常危险的,容易导致 XSS 攻击。
- 一定要在可信的内容上使用
v-html
,永不要用在用户提交的内容上!
(3).v-cloak(没有值)
本质是一个特殊属性,Vue 实例创建完毕并接管容器后,会删掉
v-cloak
属性。使用 css 配合 v-cloak 可以解决网速慢时页面展示出
{ { xxx } }
的问题。[v-cloak] { display: none; }
<div id="root"> <h2 v-cloak>{{name}}</h2> </div>
(4).v-once(没有值)
v-once
所在节点在初次动态渲染后,就视为静态内容了。- 以后数据的改变不会引起
v-once
所在结构的更新,可以用于优化性能。 - 用于一些动态显示初始值的地方。
(5).v-pre(没有值)
- 跳过其所在节点的编译过程。
- 可利用它跳过:没有使用 指令语法 、没有使用 插值语法 的节点,会加快编译。
15. 现有指令总结
指令 | 功能 |
---|---|
v-bind | 单向绑定解析表达式, 可简写为 :xxx |
v-model | 双向数据绑定 |
v-for | 遍历数组/对象/字符串 |
v-on | 绑定事件监听, 可简写为@ |
v-if | 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在) |
v-else-if | 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在) |
v-else | 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在) |
v-show | 条件渲染 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展示) |
v-text | 向其所在的节点中渲染仅文本内容 (不解析 html 结构) |
v-html | 向指定节点中渲染包含 html 结构的内容 |
v-cloak | 此指令保持在节点上直到关联实例结束编译 |
v-once | 仅动态渲染一次所在的节点 |
v-pre | 跳过其所在节点的编译过程。 |
16. 自定义指令
(1).定义语法
局部指令:
//完整形式
new Vue({
directives:{
指令名:{
bind(element,binding){},
inserted(element,binding){},
update(element,binding){}
}
})
//或
//简写形式
new Vue({
directives{
指令名(element,binding){}
}
})
全局指令:
Vue.directive(指令名,配置对象)
或 Vue.directive(指令名,回调函数)
(2).配置对象中常用的 3 个回调
bind
:指令与元素成功 绑定 时调用。- dom 元素已创建但是还未插入到父节点中,所以 此时可以获取到当前元素的子元素,但是获取不到父元素
- 例如:为元素添加属性、值或者绑定事件。
inserted
:指令所在元素被插入页面时调用(一些 dom 操作)。- 例如:获取元素焦点(
focus
)、获取元素的父元素(parentNode
)
- 例如:获取元素焦点(
update
:指令所在模板结构被重新解析时调用。- 一般情况下与
bind
阶段相同
- 一般情况下与
这三个函数中的
this
均指向window
。
directives:{
//简写形式
big(element,binding){
console.log('big',this) //注意此处的this是window
element.innerText = binding.value * 10
},
//完整形式
fbind:{
//指令与元素成功绑定时(一上来)
bind(element,binding){
element.value = binding.value
},
//指令所在元素被插入页面时
inserted(element,binding){
element.focus()
},
//指令所在的模板被重新解析时
update(element,binding){
element.value = binding.value
}
}
}
原理拓展
- 将定义的指令挂载到
Vue.option['directives']
或vm.$options['directives']
Vue.options = Object.create(null); Vue.options['directives'] = Object.create(null); Vue.directive = function (id, definition) { if (!definition) { return this.options['directives'][id]; } else { if (type === 'directive' && typeof definition === 'function') { definition = { bind: definition, update: definition }; } this.options['directives'][id] = definition; return definition; } };
vue 在编译模板时会解析标签属性中的指令,在 AST 节点上添加如下属性
addDirective( el, name, // 去掉v-和:value rawName, // 全名 value, arg, // value isDynamic, modifiers, list[i] ); // el.directives directives: [ { name: 'on', rawName: 'v-on', value: 'handleClick', arg: 'click', modifiers: { prevent: true }, }, { name: 'bind', rawName: 'v-bind', value: 'message', arg: 'text', modifiers: { sync: true }, }, ];
代码生成阶段
const dirs = genDirectives(el, state); if (dirs) data += dirs + ',';
genDirectives
生成的代码如下:"directives:[{name:"on",rawName:"v-on",value:(handleClick),expression:"handleClick",arg:"click",modifiers:{"prevent":true}},{name:"bind",rawName:"v-bind",arg:"text"}]"
执行时机
具体内容参考指令篇 | 自定义指令,我们知道,在虚拟
DOM
渲染更新的create
、update
、destory
阶段执行updateDirectives
函数,其中会执行如下函数:// 获取新旧指令集合 const oldDirs = normalizeDirectives(oldVnode.data.directives, oldVnode.context); const newDirs = normalizeDirectives(vnode.data.directives, vnode.context);
其中会将
vnode.context.$options['directives']
即第一步生成的内容添加到vnode.data.directives[name].def
。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指令需要的所有数据 。然后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点 执行指令定义中的钩子函数 即可。
(3).备注
指令定义时不加
v-
,但使用时要加v-
。简写形式实际上是默认将定义的回调函数在
bind
和update
阶段执行指令名如果是多个单词,要使用 kebab-case(-断词)命名方式,不要用 camelCase(驼峰)命名。
17. Vue 的生命周期
(1).常用的生命周期钩子:
mounted
: 发送 ajax 请求、启动定时器、绑定自定义事件、订阅消息等【初始化操作】。beforeDestroy
: 清除定时器、解绑自定义事件、取消订阅消息等【收尾工作】。
(2).关于销毁 Vue 实例
- 销毁后借助 Vue 开发者工具看不到任何信息。
- 销毁后自定义事件会失效,但原生 DOM 事件依然有效( 已经更新,现在所有的事件均会失效 )。
- 一般不会在
beforeDestroy
操作数据,因为即便操作数据,也不会再触发更新流程了。
原理拓展
vue 工作内容
二、 组件化编程
1. 为什么要使用组件化编程
传统的编程方式:
组件化编程方式:
组件与 vm 实例的关系:
2. 基本使用
(1).定义组件(创建组件)
使用Vue.extend(options)
创建,其中options
和new Vue(options)
时传入的那个options
几乎一样,但也有点区别。
//创建school组件
const school = Vue.extend({
template: `
<div>
<h2>学校名称:{{schoolName}}</h2>
<h2>学校地址:{{address}}</h2>
<button @click="showName">点我提示学校名</button>
</div>
`,
data() {
return {
schoolName: '逸夫',
address: '北京',
};
},
methods: {
showName() {
alert(this.schoolName);
},
},
});
区别如下
el
不要写,为什么? ——— 最终所有的组件都要经过一个 vm 的管理,由 vm 中的el
决定服务哪个容器。data
必须写成函数,为什么? ———— 避免组件被复用时,数据存在引用关系。备注:使用
template
可以配置组件结构。
(2).注册组件
- 局部注册:靠
new Vue
的时候传入components
选项 - 全局注册:靠
Vue.component('组件名',组件)
//创建vm
new Vue({
el: '#root',
//注册组件(局部注册)
components: {
school,
student,
},
});
//全局注册
Vue.component('hello', hello);
(3).使用组件(写组件标签)
<school></school>
3. 几个注意点
(1).组件名
一个单词组成
- 第一种写法(首字母小写):
school
- 第二种写法(首字母大写):
School
- 第一种写法(首字母小写):
多个单词组成
- 第一种写法(kebab-case 命名):
my-school
- 第二种写法(CamelCase 命名):
MySchool
(需要 Vue 脚手架支持)
- 第一种写法(kebab-case 命名):
备注:
- 组件名尽可能回避 HTML 中已有的元素名称,例如:h
2、H2
都不行。 - 可以使用 name 配置项指定组件在开发者工具中呈现的名字。
- 组件名尽可能回避 HTML 中已有的元素名称,例如:h
(2).关于组件标签
第一种写法:
<school></school>
第二种写法:
<school/>
备注:不用使用脚手架时,
<school/>
会导致后续组件不能渲染。
(3).创建组件的简写方式
const school = Vue.extend(options);
//可简写为
const school = options;
- 当没有使用
extend
定义时,系统会进行判断自动将其调用。
4. 组件的嵌套
当各组件发生嵌套时,只需要在父组件中注册子组件,并在父组件的模板中使用组件标签。
//定义hello组件
const hello = Vue.extend({
template: `<h1>{{msg}}</h1>`,
data() {
return {
msg: 'Hello World!',
};
},
});
//定义app组件
const app = Vue.extend({
template: `
<div>
<hello></hello>
</div>
`,
components: {
hello,
},
});
5. 关于 VueComponent
组件本质是一个名为VueComponent
的构造函数,且不是程序员定义的,是Vue.extend
生成的。
// 全局注册
// 当注册组件时的配置对象为原生对象,自动调用vue.extend()
if (type === 'component' && isPlainObject(definition)) {
definition.name = definition.name || id;
definition = this.options._base.extend(definition);
}
// 局部注册'
// _createElement
Ctor = resolveAsset(context.$options, 'components', tag);
// ...
// createComponent
if (isObject(Ctor)) {
Ctor = baseCtor.extend(Ctor);
}
我们只需要写<school/>
或<school></school>
,Vue 解析时会帮我们创建 school 组件的 实例对象 , 即 Vue 帮我们执行的:new VueComponent(options)
。
原理拓展
在进行 patch 操作,使用
createElm
创建 dom 元素且当前 vnode 为组件占位 vnode 时,调用组件的 init 钩子函数 ,其中进行了如下操作:const child = (vnode.componentInstance = new vnode.componentOptions.Ctor(options)); child.$mount(hydrating ? vnode.elm : undefined, hydrating);
- 特别注意:每次调用
Vue.extend
,返回的都是一个全新的VueComponent
!!(因为是一个新的子类)
关于 this 指向:
组件配置中:
data
函数、methods
中的函数、watch
中的函数、computed
中的函数,它们的 this 均是 VueComponent 实例对象 。new Vue(options)配置中:
data
函数、methods
中的函数、watch
中的函数、computed
中的函数 它们的 this 均是 Vue 实例对象 。VueComponent
的实例对象,以后简称 vc(也可称之为:组件实例对象);Vue 的实例对象,以后简称 vm。
6. VueComponent
和Vue
的关系
它们之前存在一个重要的内置关系
VueComponent.prototype.__proto__ === Vue.prototype;
以此来让组件实例对象可以访问到 Vue 原型上的属性、方法。
原理拓展
// Vue.extend const Super = this; const Sub = function VueComponent(options) { this._init(options); }; Sub.prototype = Object.create(Super.prototype); //子类的原型指向vue的原型对象 Sub.prototype.constructor = Sub;
三、 Vue 脚手架
注意
现在官方推荐使用 create-vue 来创建基于 Vite 的新项目,这里的Vue CLI
仅作为学习使用。另外请参考 Vue 3 工具链指南 以了解最新的工具推荐。
1. 安装
第一步(仅第一次执行):全局安装@vue/cli。
npm install -g @vue/cli
切换到你要创建项目的目录,然后使用命令创建项目
vue create xxxx
启动项目
npm run serve
提示
如出现下载缓慢请配置 npm 淘宝镜像: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://registry.npm.taobao.org
2. 目录结构
.
├─ node_modules
| |
├─ public
│ ├── favicon.ico: 页签图标
│ └── index.html: 主页面
| |
├─ src
│ ├── assets: 存放静态资源
│ │ └── logo.png
| |
│ │── component: 存放组件
│ │ └── HelloWorld.vue
| |
│ │── App.vue: 汇总所有组件
│ │── main.js: 入口文件
| |
├─ .gitignore: git 版本管制忽略的配置
|
├─ babel.config.js: babel 的配置文件
|
├─ jsconfig.json: js编译器的配置文件
|
├─ package.json: 应用包配置文件
|
├─ README.md: 应用描述文件
|
├─ package-lock.json:包版本控制文件
|
└─ vue.config.js: vue的全局配置文件
main.js
该文件是整个文件的入口文件
//引入Vue
import Vue from 'vue';
//引入App组件,他是所有组件的父组件
import App from './App.vue';
//关闭vue的生产提示
Vue.config.productionTip = false;
//创建Vue实例对象---vm
new Vue({
//将app组件放入容器中
//h表示createElement函数
render: (h) => h(App),
}).$mount('#app');
vue.js 与 vue.runtime.xxx.js 的区别:
- vue.js 是完整版的 Vue,包含:核心功能 + 模板解析器。
- vue.runtime.xxx.js 是运行版的 Vue,只包含核心功能;没有模板解析器,模板解析的功能有 vue-loader 完成
因为 vue.runtime.xxx.js 没有模板解析器,所以不能使用template
配置项,需要使用 render
函数接收到的createElement
函数去指定具体内容。
3. ref 属性
ref
被用来给元素或子组件注册引用信息(id 的替代者),当应用在 html 标签上获取的是真实 DOM 元素,应用在组件标签上是组件实例对象。
打标识:
<h1 ref="xxx">.....</h1>
或
<School ref="xxx"></School>
获取:
this.$refs.xxx
注意
当子组件中有多个同名的ref
,this.$refs.xxx
只会指向最后一次声明的元素;
当对v-for
的标签元素使用ref
,this.$refs.xxx
会得到一个数组。
原理拓展
在模板解析阶段首先会将
ref
作为普通的属性解析到匹配的attrs中生成 AST 节点在调用
end
函数处理 AST 节点时,解析其中 ref,如果 attrs 中包含 ref 属性,将其值添加到 AST 节点的同名属性上const ref = getBindingAttr(el, 'ref'); if (ref) { el.ref = ref; el.refInFor = checkInFor(el); }
生成
render
函数阶段,生成如下代码:if (el.ref) { data += `ref:${el.ref},`; }
ref 指令的定义如下:
{ create(_: any, vnode: VNodeWithData) { registerRef(vnode); }, update(oldVnode: VNodeWithData, vnode: VNodeWithData) { if (oldVnode.data.ref !== vnode.data.ref) { registerRef(oldVnode, true); registerRef(vnode); } }, destroy(vnode: VNodeWithData) { registerRef(vnode, true); }, };
其中
registerRef
用来登记 refexport function registerRef(vnode: VNodeWithData, isRemoval: ?boolean) { const key = vnode.data.ref; if (!isDef(key)) return; const vm = vnode.context; const ref = vnode.componentInstance || vnode.elm; // vnode对应的组件实例或dom元素 const refs = vm.$refs; // 移除 if (isRemoval) { if (Array.isArray(refs[key])) { remove(refs[key], ref); } else if (refs[key] === ref) { refs[key] = undefined; } } // 添加 else { if (vnode.data.refInFor) { if (!Array.isArray(refs[key])) { refs[key] = [ref]; } else if (refs[key].indexOf(ref) < 0) { // $flow-disable-line refs[key].push(ref); } } else { refs[key] = ref; } } }
4. props 配置项
功能:让组件接收外部( 组件标签使用时 )传过来的数据
传递数据:
<Demo name="xxx"/>
- 因为传递数据时要使用组件标签,所以一般这种消息传递发生于 父子组件 之中。
- 使用
v-model
时要切记:v-model
绑定的值不能是props
传过来的值,因为 props 是不可以修改的! props
传过来的若是对象类型的值,修改对象中的属性时 Vue 不会报错,但不推荐这样做。
props 适用于:
- 父组件 --> 子组件 通信
- 子组件 --> 父组件 通信(要求父先给子一个函数,子通过传参来进行通信)
接收数据:
第一种方式(只接收):
props:['name']
第二种方式(限制类型):
props:{name:String}
第三种方式(限制类型、限制必要性、指定默认值):
props:{ name:{ type:String, //类型 required:true, //必要性 default:'老王' //默认值 } }
注意
props
是只读的,Vue 底层会监测你对props
的修改,如果进行了修改,就会发出警告,若业务需求确实需要修改,那么请复制props
的内容到data
中一份,然后去修改 data 中的数据。
相关的 api
$props
访问组件中接受的所有
props
// 循环添加组件中中定义的每个prop defineReactive(vm._props, key, value); Object.defineProperty(Vue.prototype, '$props', { get() { return this._props; }, });
$attrs
defineReactive( vm, '$attrs', (parentData && parentData.attrs) || emptyObject, // vm.$vnode.data.attrs () => { // 设置时报错 !isUpdatingChildComponent && warn(`$attrs is readonly.`, vm); }, true // 浅响应 );
5. mixin 混入
功能:可以把 多个组件共用的配置项 提取成一个混入对象
使用方式:
第一步:定义混合
//mixin.js export const mixin = { data(){....}, methods:{....} .... }
第二步:使用混合
全局混入
//main.js import { mixin } from './mixin.js'; Vue.mixin(mixin);
局部混入
//应用混合的组件内 import { mixin } from '../mixin.js'; mixins: [mixin];
原理拓展
全局混入使用全局 api:
Vue.mixin
Vue.mixin = function (mixin: Object) { this.options = mergeOptions(this.options, mixin); return this; };
局部混入时在组件实例化时调用
vue.extend
,其中会使用同一个函数进行合并配置项// 合并 options 配置 Sub.options = mergeOptions(Super.options, extendOptions); Sub['super'] = Super;
6. plugins 插件
功能:用于增强 Vue
本质:包含
install
方法的一个对象,install
的第一个参数是 Vue 的构造函数,第二个以后的参数是插件使用者传递的数据。定义插件:
对象.install = function (Vue, options) { // 1. 添加全局过滤器 Vue.filter(....) // 2. 添加全局指令 Vue.directive(....) // 3. 配置全局混入(合) Vue.mixin(....) // 4. 添加实例方法 Vue.prototype.$myMethod = function () {...} Vue.prototype.$myProperty = xxxx }
使用插件:
Vue.use()
7. scoped 样式
作用:隔离样式,防止样式代码冲突。
写法:<style scoped>
- 一般我们在 App 组件中不使用
scoped
,默认此样式全局生效,而在我们自定义的组件中一般要使用此关键字
原理拓展
当我们添加
scoped
时,vue
会将 当前组件的每个标签 和 子组件的根标签 添加自定义属性标识data-v-xxx
,子组件的其他元素则没有此标识。
- 单层 css:
.c1[data-v-xxx]
- 多层 css:
.c1 .c2 .c3[data-v-xxx]
- 包含子组件:
.c1 .c2 .c3 .c4 .c5[data-v-xxx]
此时在父组件中设置 c5 的样式,会转为
.c5[data-v-xxx]
,但是因为 c5 类本身没有添加自定义属性标识data-v-xxx
,选择器失效,样式同样失效。当父子组件都添加了
scoped
样式时,在子组件根标签上会出现两个自定义属性标识那么当父子组件为 c4 设置了不同的属性时,哪个样式会生效?
如图可以看到父组件设置的样式最终显现出来,因为选择器的优先级相同,则哪个样式生效由 样式编码的顺序 决定,而子组件的样式优先进行了加载,则靠后的是父组件的样式,对其进行了覆盖。
解决方案
- vue 提供的 api:
:deep(选择器)
- 当我们将选择器使用此函数进行包裹时,会告诉
vue
从此选择器开始为子组件的内容,自定义属性标识会添加在上一级选择器中。.c1 .c2 .c3 .c4[data-v-xxx] .c5
- 当我们将选择器使用此函数进行包裹时,会告诉
- 为未添加自定义属性标识的样式新开一个
<style></style>
,不添加scoped
8. lang 属性
在创建<style>
标签时可以通过lang = "xxx"
来指定使用的语言,默认使用 css,当使用其他的语言时,需要安装对应的插件。
npm i less-loader
9. 组件化编码流程
拆分静态组件:组件要按照功能点拆分,命名不要与 html 元素冲突。
实现动态组件:考虑好数据的存放位置,数据是一个组件在用,还是一些组件在用:
- 一个组件在用:放在组件自身即可。
- 一些组件在用:放在他们共同的父组件上( 状态提升 )。
实现交互:从绑定事件开始。
10. webStorage
存储内容大小一般支持 5MB 左右(不同浏览器可能还不一样)
浏览器端通过
Window.sessionStorage
和Window.localStorage
属性来实现本地存储机制。相关 API:
xxxxxStorage.setItem('key', 'value');
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和值作为参数,会把键值对添加到存储中,如果键名存在,则更新其对应的值。xxxxxStorage.getItem('person');
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名作为参数,返回键名对应的值。
xxxxxStorage.removeItem('key');
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名作为参数,并把该键名从存储中删除。
xxxxxStorage.clear()
该方法会清空存储中的所有数据。
备注:
SessionStorage 存储的内容会随着浏览器窗口关闭而消失。
LocalStorage 存储的内容,需要手动清除才会消失。
xxxxxStorage.getItem(xxx)
如果 xxx 对应的 value 获取不到,那么 getItem 的返回值是null。JSON.parse(null)
的结果依然是null。
11. 组件的自定义事件
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:子组件 => 父组件
使用场景:A 是父组件,B 是子组件,B 想给 A 传数据,那么就要在 A 中给 B 绑定自定义事件( 事件的回调在 A 中 )。
绑定自定义事件:
第一种方式,在父组件中:
<Demo @click="test"/>
或<Demo v-on:click="test"/>
第二种方式,在父组件中:
<Demo ref="demo"/> ...... mounted(){ this.$refs.xxx.$on('click',this.test) }
- 若想让自定义事件只能触发一次,可以使用
once
修饰符,或$once
方法。
触发自定义事件:
this.$emit('click',数据)
解绑自定义事件
this.$off('click')
组件上也可以绑定原生 DOM 事件,需要使用
.native
修饰符。注意:通过
this.$refs.xxx.$on('click',回调)
绑定自定义事件时,回调 要么配置在 methods 中,要么用箭头函数 ,否则 this 指向会出问题!
12. 全局事件总线(GlobalEventBus)
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 任意组件间通信 。
安装全局事件总线:
new Vue({ ...... beforeCreate() { Vue.prototype.$bus = this //安装全局事件总线,$bus就是当前应用的vm }, ...... })
使用事件总线:
- 接收数据:A 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 A 组件中给
$bus
绑定自定义事件,事件的 回调留在 A 组件自身。
methods(){ demo(data){......} } ...... mounted() { this.$bus.$on('xxxx',this.demo) }
- 提供数据:
this.$bus.$emit('xxxx',数据)
- 接收数据:A 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 A 组件中给
最好在
beforeDestroy
钩子中,用$off
去解绑 当前组件所用到的 事件。
13. 消息订阅与发布(pubsub)
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 任意组件间通信 。
使用步骤:
安装 pubsub:
npm i pubsub-js
引入:
import pubsub from 'pubsub-js'
接收数据:A 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 A 组件中订阅消息,订阅的 回调留在 A 组件自身。
methods(){ demo(data){......} } ...... mounted() { this.pid = pubsub.subscribe('xxx',this.demo) //订阅消息 }
提供数据:
pubsub.publish('xxx',数据)
最好在
beforeDestroy
钩子中,用PubSub.unsubscribe(pid)
去 取消订阅。
提示
用这种方式实现组件间的通讯,具体的中间流程无法通过 Vue 的插件进行观察
14.Vue.$nextTick
- 语法:
this.$nextTick(回调函数)
- 作用:在下一次 DOM 更新结束后执行其指定的回调。
- 什么时候用:当改变数据后,要基于更新后的新 DOM 进行某些操作时,要在
nextTick
所指定的回调函数中执行。
15. Vue 封装的过渡与动画
作用:在插入、更新或移除 DOM 元素时,在合适的时候给元素添加样式类名。
图示:
写法:
准备好样式:
- 元素进入的样式:
v-enter
:进入的起点v-enter-active
:进入过程中v-enter-to
:进入的终点
- 元素离开的样式:
v-leave
:离开的起点v-leave-active
:离开过程中v-leave-to
:离开的终点
- 元素进入的样式:
- 封装动画的时候一般只需要使用
v-enter-active
和v-leave-active
,而封装过渡的话一般需要用到所有 api。
使用
<transition>
包裹要过渡的元素,并配置 name 属性:<transition name="hello"> <h1 v-show="isShow">你好啊!</h1> </transition>
备注:若有多个元素需要过渡,则需要使用:
<transition-group>
,且每个元素都要指定key
值。继承第三方动画(这里使用Animate.css作为演示)
下载第三方库
$ npm install animate.css --save
导入 css 文件
import 'animate.css';
使用具体的类名引入相关动画效果
<transition-group appear name="animate__animated animate__bounce" enter-active-class="animate__swing" leave-active-class="animate__backInUp"> <h1 v-show="isShow" key="1">你好啊</h1> <h1 v-show="isShow" key="2">哇哈哈</h1> </transition-group>
四、 Vue 中的 ajax
在ajax 的基础中,总结了两种 ajax 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,其中 CORS 算是解决跨域问题的真正解决方式,但是需要与后端提前协定好可以访问资源的客户端。其实,常见的还有第三种方式:代理服务器。
1. vue 脚手架配置代理
方法一
在vue.config.js
中添加如下配置:
devServer: {
proxy: 'http://localhost:5000';
}
说明:
- 优点:配置简单,请求资源时直接发给前端(8080)即可。
- 缺点:不能配置多个代理,不能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- 工作方式:若按照上述配置代理,当请求了前端不存在的资源时,那么该请求会转发给服务器 (优先匹配前端资源)
方法二
编写 vue.config.js 配置具体代理规则:
module.exports = {
devServer: {
proxy: {
'/api1': {
// 匹配所有以 '/api1'开头的请求路径
target: 'http://localhost:5000', //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
changeOrigin: true,
pathRewrite: { '^/api1': '' },
},
'/api2': {
// 匹配所有以 '/api2'开头的请求路径
target: 'http://localhost:5001', //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
changeOrigin: true,
pathRewrite: { '^/api2': '' },
},
},
},
};
/*
changeOrigin设置为tru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5000
changeOrigin设置为fals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8080
changeOrigin默认值为true
*/
getStudents(){
axios.get('http://localhost:8081/api/students1').then(
response=>{
console.log('请求成功了',response.data);
},
error=>{
console.log('请求失败了',error.message);
}
)
}
说明:
- 优点:可以配置多个代理,且可以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- 缺点:配置略微繁琐,请求资源时必须加前缀。
提醒
在 vue1.x 中还有一个插件库使用广泛,即:vue-resource,使用方式除了关键词由 axios 变为$http,其余均与 axios 相同,但如今 官方已经不再维护 。
2. slot 插槽
- 作用:让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指定位置插入 html 结构 ,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 父组件 => 子组件 。
- 分类:默认插槽、具名插槽、作用域插槽
- 使用方式
- 默认插槽
<!-- 父组件中:-->
<Category>
<div>html结构1</div>
</Category>
<!-- 子组件中:-->
<template>
<div>
<!-- 定义插槽 -->
<slot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</div>
</template>
- 具名插槽
<!-- 父组件中:-->
<Category>
<template slot="center">
<div>html结构1</div>
</template>
<template v-slot:footer>
<div>html结构2</div>
</template>
</Category>
<!-- 子组件中:-->
<template>
<div>
<!-- 定义插槽 -->
<slot name="center"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<slot name="footer"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</div>
</template>
作用域插槽
理解:数据在组件的自身,但根据数据生成的结构需要组件的使用者来决定。 (games 数据在 Category 组件中,但使用数据所遍历出来的结构由 App 组件决定)
具体编码
<!-- 父组件中:-->
<Category>
<template scope="scopeData">
<!-- 生成的是ul列表 -->
<ul>
<li v-for="g in scopeData.games" :key="g">{{g}}</li>
</ul>
</template>
</Category>
<Category>
<template slot-scope="scopeData">
<!-- 生成的是h4标题 -->
<h4 v-for="g in scopeData.games" :key="g">{{g}}</h4>
</template>
</Category>
<!-- 子组件中:-->
<template>
<div>
<slot :games="games"></slot>
</div>
</template>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name: 'Category',
props: ['title'],
//数据在子组件自身
data() {
return {
games: ['红色警戒', '穿越火线', '劲舞团', '超级玛丽'],
};
},
};
</script>
在vue2
中我们有以下两种 API 访问父组件传递的插槽。
vm.$slots
:用来访问父组件传递的 静态插槽 ,包含对应插槽名称的 vnode 节点数组
vm.$scopedSlots
:用来访问 作用域插槽 ,包含一个返回相应 VNode 的函数。
slots
是将父组件编译生成的插槽 VNode,在渲染子组件时,放置到对应子组件渲染 VNode 树中。vm.$slots = { header: [VNode], footer: [VNode], default: [VNode], };
scopedslots
是将父组件中插槽内容编译成一个 函数 ,在渲染子组件时,传入子组件 props(作为参数),生成对应的VNode
。通过编译成函数,可以将父组件中定义的插槽内容作为动态的函数参数传递给子组件。子组件可以接收这个函数参数并在合适的时候执行它,生成相应的 VNode。模板编译时:
组件实例化时:
// initRender const { render, _parentVnode } = vm.$options; if (_parentVnode) { vm.$scopedSlots = normalizeScopedSlots( _parentVnode.data.scopedSlots, // 上述图片中的内容 vm.$slots, vm.$scopedSlots ); }
最终
$scopedSlots
为如下形式:{ hello:function () { let res = arguments.length ? fn.apply(null, arguments) : fn({}); res = res && typeof res === "object" && !Array.isArray(res) ? [res] // single vnode : normalizeChildren(res); return res && res.length === 0 ? undefined : res; }; ... }
自 2.6.0 后,所有的 $slots
都会作为函数暴露在 $scopedSlots
中,所以上图中也包含了静态插槽 pre;基于此,在 vue3 中将这两个 API 进行了统一,合并为:$slots
。
五、 Vuex
1. 概念
在 Vue 中实现集中式状态(数据)管理的一个 Vue 插件,对 vue 应用中多个组件的共享状态进行集中式的管理(读/写),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且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。
2. 何时使用?
多个组件需要共享数据(即对公共数据进行读/写)时。(包括一些共享的业务逻辑可以编写在actions
中)
3. 搭建 vuex 环境
创建文件:
src/store/index.js
//引入Vue核心库 import Vue from 'vue'; //引入Vuex import Vuex from 'vuex'; //应用Vuex插件 Vue.use(Vuex); //准备actions对象——响应组件中用户的动作 const actions = {}; //准备mutations对象——修改state中的数据 const mutations = {}; //准备state对象——保存具体的数据 const state = {}; //创建并暴露store export default new Vuex.Store({ actions, mutations, state, });
在
main.js
中创建 vm 时传入store
配置项...... //引入store import store from './store' ...... //创建vm new Vue({ el:'#app', render: h => h(App), //对象的简写形式 store })
4. 基本使用
基本配置项
初始化数据
state
、配置actions
、配置mutations
,操作文件store.js
//引入Vue核心库 import Vue from 'vue'; //引入Vuex import Vuex from 'vuex'; //引用Vuex Vue.use(Vuex); const actions = { //响应组件中加的动作 jia(context, value) { // console.log('actions中的jia被调用了',miniStore,value) context.commit('JIA', value); }, }; const mutations = { //执行加 JIA(state, value) { // console.log('mutations中的JIA被调用了',state,value) state.sum += value; }, }; //初始化数据 const state = { sum: 0, }; //创建并暴露store export default new Vuex.Store({ actions, mutations, state, });
组件中读取 vuex 中的数据:
$store.state.sum
组件中修改 vuex 中的数据:
$store.dispatch('action中的方法名', 数据); //或 $store.commit('mutations中的方法名', 数据);
提示
备注:若没有网络请求或其他业务逻辑,组件中也可以越过 actions,即不写dispatch
,直接编写commit
5. getters 的使用
概念:当
state
中的数据需要经过加工后再使用时,可以使用getters
加工。- 当加工逻辑比较复杂且其他组件需要进行复用时
在
store.js
中追加getters
配置...... const getters = { bigSum(state){ return state.sum * 10 } } //创建并暴露store export default new Vuex.Store({ ...... getters })
组件中读取数据:
$store.getters.bigSum
6. 四个 map 方法的使用
mapState 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映射
state
中的数据为计算属性(computed
)computed: { //借助mapState生成计算属性:sum、school、subject(对象写法) ...mapState({sum:'sum',school:'school',subject:'subject'}), //借助mapState生成计算属性:sum、school、subject(数组写法) ...mapState(['sum','school','subject']), },
mapGetters 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映射
getters
中的数据为计算属性(computed
)computed: { //借助mapGetters生成计算属性:bigSum(对象写法) ...mapGetters({bigSum:'bigSum'}), //借助mapGetters生成计算属性:bigSum(数组写法) ...mapGetters(['bigSum']) },
原始方法
computed:{ sum(){ return this.$store.state.sum } }
提示
使用这两种映射简化上述定义计算属性的操作,从而令我们使用这些数据时不需要重复的this.$store.state.xxx
,直接使用xxx
mapActions 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生成与
actions
对话的方法(methods
)即:包含
$store.dispatch(xxx)
的函数
methods:{
//靠mapActions生成:incrementOdd、incrementWait(对象形式)
...mapActions({incrementOdd:'jiaOdd',incrementWait:'jiaWait'})
//靠mapActions生成:incrementOdd、incrementWait(数组形式)
...mapActions(['jiaOdd','jiaWait'])
}
mapMutations 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生成与
mutations
对话的方法(methods
)即:包含
$store.commit(xxx)
的函数
methods:{
//靠mapActions生成:increment、decrement(对象形式)
...mapMutations({increment:'JIA',decrement:'JIAN'}),
//靠mapMutations生成:JIA、JIAN(对象形式)
...mapMutations(['JIA','JIAN']),
}
原始方法
methods:{ jia(){ this.$store.dispatch('jia',this.n) } }
注意
mapActions 与 mapMutations 使用时,若需要传递参数需要:在模板中绑定事件时传递好参数,否则参数是事件对象。
7. 模块化+命名空间
目的:让代码更好维护,让多种数据分类更加明确。
修改
store.js
const countAbout = { namespaced:true,//开启命名空间 state:{x:1}, mutations: { ... }, actions: { ... }, getters: { bigSum(state){ return state.sum * 10 } } } const personAbout = { namespaced:true,//开启命名空间 state:{ ... }, mutations: { ... }, actions: { ... } } const store = new Vuex.Store({ modules: { countAbout, personAbout } })
- 可将两种不同的数据拆分为两个 js 文件再将其引入
index.js
中,这样可以使结构更加清晰明了。
- 可将两种不同的数据拆分为两个 js 文件再将其引入
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读取
state
数据://方式一:自己直接读取 this.$store.state.personAbout.list //方式二:借助mapState读取: ...mapState('countAbout',['sum','school','subject']),
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读取
getters
数据://方式一:自己直接读取 this.$store.getters['personAbout/firstPersonName'] //方式二:借助mapGetters读取: ...mapGetters('countAbout',['bigSum'])
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调用
dispatch
//方式一:自己直接dispatch this.$store.dispatch('personAbout/addPersonWang',person) //方式二:借助mapActions: ...mapActions('countAbout',{incrementOdd:'jiaOdd',incrementWait:'jiaWait'})
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调用
commit
//方式一:自己直接commit this.$store.commit('personAbout/ADD_PERSON',person) //方式二:借助mapMutations: ...mapMutations('countAbout',{increment:'JIA',decrement:'JIAN'}),
六、 路由
理解: 一个路由(
route
)就是一组 映射关系(key - value) ,多个路由需要路由器(router
)进行管理。前端路由:key 是路径,value 是组件。
后端路由:key 是路径,value 是对应的响应函数。
1. 基本使用
安装
vue-router
,命令:npm i vue-router
应用插件:
Vue.use(VueRouter)
编写 router 配置项:
//引入VueRouter import VueRouter from 'vue-router'; //引入Luyou 组件 import About from '../components/About'; import Home from '../components/Home'; //创建router实例对象,去管理一组一组的路由规则 const router = new VueRouter({ routes: [ { path: '/about', component: About, }, { path: '/home', component: Home, }, ], }); //暴露router export default router;
借助
<router-link>
标签实现路由切换(active-class
可配置高亮样式)<router-link active-class="active" to="/about">About</router-link>
- to 指定要跳转的路由
指定组件的呈现位置
<router-view></router-view>
2. 几个注意点
- 路由组件通常存放在
pages
文件夹,一般组件通常存放在components
文件夹。 - 通过切换,“隐藏”了的路由组件,默认是被销毁掉的,需要的时候再去挂载。
- 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
$route
属性,里面存储着自己的路由信息。 - 整个应用只有一个 router,可以通过组件的
$router
属性获取到。
3. 嵌套路由(多级路由)
配置路由规则,使用
children
配置项:routes: [ { path: '/about', component: About, }, { path: '/home', component: Home, children: [ //通过children配置子级路由 { path: 'news', //此处一定不要写:/news component: News, }, { path: 'message', //此处一定不要写:/message component: Message, }, ], }, ];
跳转(要写完整路径):
<router-link to="/home/news">News</router-link>
4. 路由的 query 参数
传递参数
<!-- 跳转并携带query参数,to的字符串写法 --> <router-link :to="`/home/message/detail?id=${message.id}&title=${message.title}`">跳转</router-link> <!-- 跳转并携带query参数,to的对象写法 --> <router-link :to="{ path: '/home/message/detail', query: { id: message.id, title: message.title, }, }"> 跳转 </router-link>
接收参数:
$route.query.id; $route.query.title;
5. 命名路由
作用:可以简化路由的跳转(当路径较长时)。
如何使用
- 给路由命名:
{ path:'/demo', component:Demo, children:[ { path:'test', component:Test, children:[ { name:'hello' //给路由命名 path:'welcome', component:Hello, } ] } ] }
- 简化跳转:
<!--简化前,需要写完整的路径 --> <router-link to="/demo/test/welcome">跳转</router-link> <!--简化后,直接通过名字跳转 --> <router-link :to="{ name: 'hello' }">跳转</router-link> <!--简化写法配合传递参数 --> <router-link :to="{ name: 'hello', query: { id: 666, title: '你好', }, }">跳转</router-link>
6. 路由的 params 参数
配置路由,声明接收
params
参数{ path:'/home', component:Home, children:[ { path:'news', component:News }, { component:Message, children:[ { name:'xiangqing', path:'detail/:id/:title', //使用占位符声明接收params参数 component:Detail } ] } ] }
传递参数
<!-- 跳转并携带params参数,to的字符串写法 --> <router-link :to="/home/message/detail/666/你好">跳转</router-link> <!-- 跳转并携带params参数,to的对象写法 --> <router-link :to="{ name: 'xiangqing', params: { id: 666, title: '你好', }, }">跳转</router-link>
警告
路由携带params
参数时,若使用 to 的对象写法,则不能使用path
配置项,必须使用name
配置!
接收参数:
$route.params.id; $route.params.title;
7. 路由的 props 配置
作用:让路由组件更方便的收到参数
{
name:'xiangqing',
path:'detail/:id',
component:Detail,
//第一种写法:props值为对象,该对象中所有的key-value的组合最终都会通过props传给Detail组件
// props:{a:900}
//第二种写法:props值为布尔值,布尔值为true,则把路由收到的所有params参数通过props传给Detail组件(不适用于query参数)
// props:true
//第三种写法:props值为函数,该函数返回的对象中每一组key-value都会通过props传给Detail组件
props(route){
return {
id:route.query.id,
title:route.query.title
}
}
}
- 接收参数
//模板中使用
{{id}}
//组件配置
export default {
...
props:['id','title'],
...
}
8. <router-link>
的 replace 属性
- 作用:控制路由跳转时操作浏览器历史记录的模式
- 浏览器的历史记录有两种写入方式:分别为
push
和replace
,push
是追加历史记录,replace
是替换当前记录。路由跳转时候默认为push
- 如何开启
replace
模式:<router-link replace .......>News</router-link>
9. 编程式路由导航
作用:不借助
<router-link>
实现路由跳转,让路由跳转更加灵活具体编码:
//$router的两个API this.$router.push({ name: 'xiangqing', params: { id: xxx, title: xxx, }, }); this.$router.replace({ name: 'xiangqing', params: { id: xxx, title: xxx, }, }); //操作浏览器的前进与后退 this.$router.forward(); //前进 this.$router.back(); //后退 this.$router.go(); //可前进也可后退
10. 缓存路由组件
作用:让不展示的路由组件保持挂载,不被销毁。
具体编码:
<!-- 缓存单个路由组件 --> <keep-alive include="News"> <router-view></router-view> </keep-alive> <!-- 缓存多个路由组件 --> <keep-alive :include="['News', 'Message']"> <router-view></router-view> </keep-alive>
include
属性中包含的是组件的名字
11. 两个新的生命周期钩子
- 作用:路由组件所独有的两个钩子,用于捕获路由组件的激活状态。
- 具体名字:
activated
路由组件被激活时触发。deactivated
路由组件失活时触发。
12. 路由守卫
作用:对路由进行权限控制
分类:全局守卫、独享守卫、组件内守卫
全局守卫(分为前置和后置守卫)
//全局前置守卫:初始化时执行、每次路由切换前执行 router.beforeEach((to, from, next) => { console.log('beforeEach', to, from); if (to.meta.isAuth) { //判断当前路由是否需要进行权限控制 if (localStorage.getItem('school') === 'atguigu') { //权限控制的具体规则 next(); //放行 } else { alert('暂无权限查看'); // next({name:'guanyu'}) } } else { next(); //放行 } }); //全局后置守卫:初始化时执行、每次路由切换后执行 router.afterEach((to, from) => { console.log('afterEach', to, from); if (to.meta.title) { document.title = to.meta.title; //修改网页的title } else { document.title = 'vue_test'; } });
独享守卫:
beforeEnter(to,from,next){ console.log('beforeEnter',to,from) if(to.meta.isAuth){ //判断当前路由是否需要进行权限控制 if(localStorage.getItem('school') === 'atguigu'){ next() }else{ alert('暂无权限查看') // next({name:'guanyu'}) } }else{ next() } }
- 没有后置守卫,可以与全局后置守卫组合使用
- 写在具体的路由配置项里
组件内守卫:
//进入守卫:通过路由规则,进入该组件时被调用 beforeRouteEnter (to, from, next) { }, //离开守卫:通过路由规则,离开该组件时被调用 beforeRouteLeave (to, from, next) { }
- 写在具体的组件内部
13. 路由器的两种工作模式
对于一个 url 来说,什么是 hash 值?—— #及其后面的内容就是 hash 值。
hash 值不会包含在 HTTP 请求中,即:hash 值不会带给服务器。
hash 模式(默认为 hash 模式):
- 地址中永远带着#号,不美观 。
- 若以后将地址通过第三方手机 app 分享,若 app 校验严格,则地址会被标记为不合法。
- 兼容性较好。
history 模式:
mode:'history'
(创建路由器的时候)地址干净,美观 。
兼容性和 hash 模式相比略差。
应用部署上线时需要后端人员支持,解决刷新页面服务端 404 的问题。
提示
推荐包:connect-history-api-fallback,专门用来解决 history 模式的问题